医案来源《经方实验录》。
一位女患者。月经后期而少,常常恶寒怕冷,背部更厉害一点。纳谷减,饭吃不多,没有发热汗出的表证,脉缓。此为血运迟滞,胃肠虚弱故也,宜桂枝汤以和之。
方: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酒炒 炙甘草三钱 生姜三片 大枣十二枚。
这在当代来看,可以说是亚健康,贫血,脾胃虚弱,及其常见。
一些坐办公室的人,往往缺乏运动,脾胃消化就不太好;加上如今生活压力比较大,偶有不顺心的时候,便抑郁心情,影响气血。
往往气逆腹痛,饮食不多,甚至头晕、心悸,疲劳,容易感冒,女性则月经不调。按其脉,多缓而无力。中医认为是土木不和。
遇到这种情况,用桂枝汤的意思。病者服后,周身温暖,经脉舒畅,好像冬天晒太阳一样舒服。向来大便难者,亦得润滑而下。
若大便仍坚据不动,不妨加大黄每剂一钱以微利之,或用研麻仁每剂四五钱,亦可缓缓奏功。
问曰:桂枝汤不是解表方么,吃了会不会发汗?曰:桂枝汤是调和阴阳,吃了会不会出汗要看患者自身情况。
比如你肌表有垃圾堆积,需要排出去,吃了就会出汗;如果患者没有表证,吃了就不发汗,或汗出甚微。
吃药后的反应,是药物和患者体质互相作用的结果,不是人人一样。
问曰:若是论之,桂枝汤直是一首补方,纵令完全无病之人,亦可服此矣。
曰:严格言之,平素肠胃实热,血压亢进之人,不太合适。
若夫素体虚寒之老人及妇女服此,诚有意想不到之效力。故仲圣以本汤为温补主方。
【学习心得】
中医治病的核心是:
扶正祛邪,调和阴阳!桂枝汤之谓也。调和阴阳,何谓也?
仲景桂枝汤给的剂量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此阴阳两药是对等的。
那我们实际用起来就有至少有一阴一阳两个变化。四肢为阳,脏腑为阴。增加桂枝、生姜,则能驱寒达表,此为阳,把脾胃气血引到四肢肌表。增加芍药、甘草、大枣,此为阴,强健脾胃而养中气。
此案脾胃弱而气血滞,取桂枝汤之意而增加甘草、大枣,正是此意继续引申,桂枝加芍药汤调理太阴病腹中有湿饮,隐隐作痛,甚则下利,即桂枝汤加芍药三两,桂枝芍药为一比二。
芍药者,阴成型,性缓,主收敛,把桂枝汤之力集中在中焦,温脾土而吸收水饮。
小建中汤,桂枝汤加芍药三两、再加饴糖一升,调理腹中急痛,这个腹痛跟桂枝加芍药汤还不一样,不是有水饮,而是气血两亏,筋膜失去濡养,因此加了饴糖。
桂枝汤简单,芍药、甘草、大枣,如此寻常之物,真能补人么?桂枝汤不但方子简单,而且便宜。
按桂枝15g 芍药15g的寻常剂量来说,一付桂枝汤不到三块钱。这么便宜的药咋就这么大的作用?此天机,不可泄露。桂枝汤阴中求阳,强健心胃之动力。促进了脾胃消化能力和心脏的供血运输能力。
这样一来,你平时吃的食物就能消化的更彻底,利用的更充分。也就是说,桂枝汤不是靠药物养人,不是给增加补品,而是提高食物利用率,变废为宝。
如果脾胃自己不养身体了,靠药物能养么?因此对于一个虚弱人来说,吃一堆补益的药物,一剂药上百元,实际上是浪费,他根本吸收不了,吃多少拉多少,暴殄天物。
只有修复了脾胃消化能力,促进了心脏的运输能力,那你吃家常便饭就可以养自己了,因为你的脾胃不浪费一点能量。
这是经方的魅力,治病求本的意思。
桂枝汤为伤寒第一方,知此方意则诸事尽!
再读读原文:桂枝汤
《金贵要略》
【20.1】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从此条文看,桂枝汤是适合于亚健康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