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最热文章
· 全国养生保健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认证
· 第三代中医经络健康检测仪
· 高端私人医疗
· 李铭轩
· 美国LIFE自动生物能量检测康复系统
· 缅怀祖德弘扬孝道黄帝故里孝亲文化行
· 何为慧
· “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
· 考察海南万维诺丽果种植示范基地
· 顾奎琴
  联系方式
电话:010-87505366
传真:010-87505366
邮箱:jkcj99@126.com
工作QQ:787538841
网址:www.jkcj.org
地址:中国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3号楼207号(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锐创中心)
    当前位置:健康促进网 --
 
健康产业须在“一带一路”中强化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5-30  新闻类别:行业聚焦 点击次数:597

  健康产业是我国和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重点发展的产业,它被列入我国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产业市场需求大,政策体系不健全,产业水平总体不高,各国投入规模相对偏低,跨国合作较少,商业模式不清晰,亟须强化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机制建设、政策对接、投资模式创新和跨国产业合作等。

  健康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创新

  研究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产业特征、各国健康需求和政治、政策体系,初步认为,健康产业在“一带一路”各国间的合作与产业培育可重点实施如下创新。

  一是政策互通创新。从我国与相关国家的产业互补、资源整合来看,国家层面应成立面向“一带一路”的健康产业工作推动小组,重点进行国家政策研究与跨国对接,并整合引进国家各部委职能部门,智库和法律法规中介机构,强化对“一带一路”各国有关健康产业政策、法律和市场研究,统筹制定未来5——10年“一带一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示范推动。采取市场化机制,政府引导和扶持,以点带面,积极联系巴基斯坦等相关国家,进行试点示范,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从面上推开。

  三是开发模式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事关全球产业合作和共同发展,并与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相匹配,要立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本着开放、共享、合作、多赢的原则,以项目合作的方式,采取类PPP模式,由项目所在国参与,我国健康产业开发企业和投资机构等参与,引进所在国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国家等参与,联合开发。

  四是技术分享与创新。健康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有健康技术、医疗专利和生命科学等支撑。同时,需要核心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参与和合作。可以引导和推动国际生命健康合作组织的设立与整合,可设立全球共享的技术研发实验室或国际机构,可通过重大项目引导和整合全球一流智库、科研机构、高校、专家团队等,形成技术研发与应用联盟或平台,完善技术研发和成果分享机制,集大成,办大事,成就“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健康产业提速发展的大平台。

  健康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商业模式

  基于多年对国内外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的研究,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可实施如下的商业模式。

  一是以医疗为重点的项目开发盈利模式。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健康产业基础差、医疗基础建设缺口大、市场需求旺盛的实际,以市场化手段,以双向合作为重点,以医院建设和医疗体系为聚焦,在相关国家政策支持的条件下,通过医疗项目和医疗体系建设,实现项目收入和开发分成。

  二是以产品生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模式。重点构建以健康医疗核心技术、优势产品或健康产业园为主要特点的跨国工厂或海外产业园,为当地政府提供健康服务,医疗产品和一体化专业服务,塑造我国健康医疗产业新形象。

  三是以出租、租赁等模式的收益分享。重点通过在亚洲、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厂房、建医院、建养老社区等方式,当地政府购买服务或海外企业租赁厂房、园区,获得租金收入或园区开发收入分成等,输出开发园区或理念。

  四是公益性和产业带动模式。利用国际开发贷款、国际扶贫基金、我国中非开发基金、丝路基金和国开行、亚投行资金,在特定国家建设健康产业项目,以公益、微利或捐赠方式,实现健康医疗产业的各国合作。同时,在政治关系良好,市场需要大的国家,洽谈和实施高端制造产业,服装食品行业,铁路公路等关系所在国基础建设项目开发,通过产业带动,实现共赢和必要的收入。

  五是网络同心圆连接式。以中国境内企业或产业园为载体和圆心,以优质产品,企业或项目为依托,以“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或城市为合作对象,以跨境电商为支撑,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产业辐射和产业带动、全球合作,构建全球健康产业生态链、平台圈。

  我国政府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实施策略

  为推动全球健康医疗产业大合作,大体系,塑造“一带一路”产业价值链和共同体,建议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探索实施健康产业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合的思路。

  一是加大政府各部门协调,强化对外政策研究与协调,积极推动健康产业政策与海外国家产业规则的衔接。

  二是加大健康产业海外拓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亚投行、丝路基金把健康产业国际化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作为重点资金投向,积极引导健康产业基金设立并向丝路沿线国家倾斜,同时创新资本运作新模式、新渠道,强化金融对健康产业国际化的支持。

  三是积极落实我国与加拿大等健康养老产业合作备忘录,引进欧洲、日韩等健康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消化吸收后,复制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产业新名片。

  四是健康养老相关机构和企业加强商业模式研究与创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实现全球化布局。

  五是积极发挥我国季节跨度大的优势,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形成跨国健康产业双城或多城合作,构建国际健康产业大平台。

  六是积极参与国际健康行业组织,推动跨国产业价值链构建,整合各国资源,实现全球健康产业一体化,开放协同。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最新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关注官网公众号

Copyright 2013-2014 健康促进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原创最终解释权归 医学研究院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锐创中心3号楼2层207 邮政编码:100162
办公电话:+86-10-87505366 E-maill:jkcj99@126.com 微信公众号: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京ICP备16028644号-1
  您是2007年网站开通至今第  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