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龙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撰文指出,“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主要养老模式,但随着社会转型、人口结构的转换,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而其他新兴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并未能成功地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选项,作用有限。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将物联网、因特网、社交网等技术整合起来,并应用到养老服务中,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养老。 大致来说,就是一方面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网络,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网络传递各种信息、能源和物质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实现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智慧化。其核心在于以老年人的群体性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调动各种养老资源,协调各类养老相关方的行动,从而系统化、智慧化、人性化地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国内养老的初步尝试,智慧养老可以大程度地消除中国劳动力人口缺失的风险,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防范老年风险,提高养老效率,并赋予老年人均等化的权利和能力。(来源:鄂尔多斯日报2016-08-15 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