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最热文章
· 全国养生保健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认证
· 第三代中医经络健康检测仪
· 高端私人医疗
· 李铭轩
· 美国LIFE自动生物能量检测康复系统
· 缅怀祖德弘扬孝道黄帝故里孝亲文化行
· 何为慧
· “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
· 考察海南万维诺丽果种植示范基地
· 顾奎琴
  联系方式
电话:010-87505366
传真:010-87505366
邮箱:jkcj99@126.com
工作QQ:787538841
网址:www.jkcj.org
地址:中国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3号楼207号(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锐创中心)
    当前位置:健康促进网 --
 
心理诊疗引导健康管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6-3-31  新闻类别:行业聚焦 点击次数:632

  婆婆前脚来看高血压,媳妇后脚就来治胃痛,岭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李春瑛一问,原来这婆媳俩刚大吵一架。多年前,刚从三甲医院来到社区医院的她发现自己“不会看病”了,也正是面对了这样的现象,让李春瑛发现心理诊疗对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其后开展的心理诊疗的特色建设,更是让岭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珠海首个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

  健康管理从心理入手

  “你们这个模式,闻所未闻。”当中华医学会的专家来到珠海市香洲区岭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时啧啧称奇。近日,这个小小的社区医院就获得中华医学会的批准,成为了珠海市首个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

  这个社区医院可不像普通的社区医院。马路左边是寻常的诊室,而右边却是别家社区医院不会有的健康管理活动中心。过去是“看病”,现在是“看病人”,李春瑛说,坐堂看病,社区医院永远看不过大医院,光是设备就不行,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医院的职责所在,更是发展的抓手,比起大医院,社区医院的病人更为固定,社区医院的出路就在于从“一次性服务”转变为“终身式服务”。

  “来社区医院看的都不是致死的病。”李春瑛在社区医院十多年,更深领悟到医学的目标就在于“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时时安慰”。她说,自己刚从内地三甲大医院来到珠海开社区医院时,“一下子不会看病了”,大医院都是些危重患者,但社区医院里来的,更多是常见病、慢性病。一位大妈说自己头疼,四处求医无效,来到李春瑛这,李春瑛一诊没啥大问题,跟大妈聊起了掏心窝子的话——这才发现,大妈与丈夫不和,烦闷和吸引关注使她“头疼”起来,李春瑛也不说啥,开给大妈药方——来玩沙盘游戏,做个园艺疗法,并常常跟大妈聊天,不再成天输液,大妈头很快就不疼了。

  这就是该社区医院特色的“引导式健康管理模式”的服务之一。

  为心理诊治“打掩护”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观念里,“心理疾病”是很羞于启齿的,“要是去看心理医生,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病”这样的认识仍然不在少数。而将心理诊治放到社区医院中与病理诊疗结合,恰好可以给这样的心理“打掩护”。

  “我们从来不说病人心理有问题。”李春瑛说,在诊治中,该社区医院的十余位医生均学习过心理学,也特别注意分析病人在病理病症之外的心理状况。由于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通常会互相影响甚至互相诱发,李春瑛认为,在诊疗病人病理问题的同时,心理问题更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诊疗,与病人聊天,引导病人说出苦衷,这种倾诉本身就利于疏导病人的心理积郁。

  开展以心理诊治为主的引导式健康管理,事实上是“赔本生意”,李春瑛笑称,“左边进、右边出”,但她一直坚持,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精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诊疗。有人笑她傻,她却说为圆梦:“‘文革’后我父母受打击,不久就双双癌症去世。”早早成为孤儿的李春瑛发誓学医,希望天下少些孤儿。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最新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关注官网公众号

Copyright 2013-2014 健康促进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原创最终解释权归 医学研究院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锐创中心3号楼2层207 邮政编码:100162
办公电话:+86-10-87505366 E-maill:jkcj99@126.com 微信公众号: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京ICP备16028644号-1
  您是2007年网站开通至今第  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