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最热文章
· 全国养生保健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认证
· 第三代中医经络健康检测仪
· 高端私人医疗
· 李铭轩
· 美国LIFE自动生物能量检测康复系统
· 缅怀祖德弘扬孝道黄帝故里孝亲文化行
· 何为慧
· “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
· 考察海南万维诺丽果种植示范基地
· 顾奎琴
  联系方式
电话:010-87505366
传真:010-87505366
邮箱:jkcj99@126.com
工作QQ:787538841
网址:www.jkcj.org
地址:中国北京市大兴区盛坊路1号院3号楼207号(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锐创中心)
    当前位置:健康促进网 --
 
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健康管理

发布时间:2015-7-10  新闻类别:行业聚焦 点击次数:775

  中医专家正在为患者进行中医体检。

  专家查看体质辨识报告单。□本报记者邱天通讯员

  田红王银

  今年是建党94周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党正在进行有序的开展,济南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日常临床医疗工作中,不断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统筹兼顾,用“四个全面”引领各项工作,促进医院和谐、稳定、健康、科学发展。近几年,济南医院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五年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同时,以健康为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准则,将健康体检中心打造为健康管理中心,成立了济南医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这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a体检不再是简单的“数字”

  2013年6月,济南医院将健康体检中心打造为健康管理中心,这意味着在这里的每一位体检者除了有一份体检报告外,还有一份中医体质辨识报告和该院公共营养师开具的济南医院健康营养处方。

  这份中医体质辨识报告上清楚的写着每位体检者的体质类型、体质定义、体质成因、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并根据每位体检者的自身的体质状况给予风险评估和包括生活起居、精神调摄、形体运动、饮食调养、药膳、音乐疗法及常用药物和经典名方的健康咨询与指导与干预措施以及个性化的指导意见。

  据了解,“体质辨识”与“治未病”理论和知识,既是传授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技术方法、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国家卫计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一种积极响应。b中医体检预测将来的疾病走向

  据济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霞介绍,填一份表格、看一看舌苔、号一号脉,录入体质辨识系统,就可以判断出体检者的体质种类。然后,根据不同体质的特点和个人的情况,再对症下方。不仅能调理好你现在的疾病,还能帮助了解你将来疾病走向、降低罹患疾病的概率,这就是所谓的“中医体检”。

  “您精力充沛吗?您说话声音柔弱无力吗?您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吗?您睡眠质量好吗?您容易忘事吗?您手脚发凉吗?您受凉或吃喝冷东西易拉肚子吗……”记者在一份中医体质评估信息表上看到了十几个类似这样的问题。体检者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没有、很少、有时、经常或者总是。

  据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鸣介绍,看似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习惯问题,实际上是判断体检者的阳或阴的体质问题。所谓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辨识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调理、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

  据刘霞介绍,从2015年1月至5月,该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查体576例,大多为团体单位,随后医院会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体检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两周后会到该单位随访,以体检结果出现多的问题,专家带队到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这既让体检者知道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一对多、一对一的讲解和提问,方便了患者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进一步的知晓。c帮助患者辨别自身体质

  “原来我是阳虚体质啊!”当体检者刘女士接过中医体质辨识报告

  后有些惊讶,连忙询问医生生

  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有中

  医研究,《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阴虚兼气郁体质,爱生气。薛宝钗是湿热体质,较丰满、稍胖。所以人的体质不同,显示出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不一样。

  其实,像刘女士这样不知道自己体质的市民大有所在。当她拿到自己的中医体质辨识体检报告时,她才恍然大悟,“这上面说的跟我自己的情况简直是一模一样。”据了解,早在2009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就正式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将中国人体质大致分为九种类型,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在刘女士的中医体质辨识报告发病倾向中明确表示,发病多为寒证、或易出寒化,易病痰饮。对外界适应能力方面的表述为,平素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多,易感湿邪。当刘女士拿到这份报告时感慨万分:“说得太对了,我平时就很怕冷,夏天也不敢在空调屋里待的时间太久。现在知道自己的体质了,也知道在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该怎样调整了。”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最新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关注官网公众号

Copyright 2013-2014 健康促进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原创最终解释权归 医学研究院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锐创中心3号楼2层207 邮政编码:100162
办公电话:+86-10-87505366 E-maill:jkcj99@126.com 微信公众号: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京ICP备16028644号-1
  您是2007年网站开通至今第  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